close
最近在讀蔡穎卿的"在愛裡相遇".之前讀她的書,是在生小白目之前.現在生了小白目,再去讀她的是,心境是不一樣的.之前讀她的書時,是一邊讀一邊揮冷汗:怎麼會有這種女人把"媽媽"這個角色做得這樣好...糟了,我黃艾比自認做不到.而現在讀她的書,因為已經有了實作的演練,了解其實她所說的並沒那麼那麼難,反而有種更深刻的體驗,而衍生出更多的共鳴.

昨天讀到"在愛裡相遇"中的一篇文章"如果我們能好好說話",有蠻深的感觸.Bubu的女兒們因為從小就在台灣,泰國,新加坡及美國來來回回生活著,因此對於回到台灣之後,台灣人言語的粗糙及唇槍舌劍的環境很不適應.我想,這只有他們在外地生活了一陣子,再回來台灣的人,才會發現這個"特殊文化"吧?我覺得這是個非常alarming,非常值得我們這一代台灣人反省的一件事.我們一而在,再而三地指控現在的年輕人講話沒禮貌,言語粗俗無品味.但是,在電視及所有媒體上製造"酷"文字,追求"新鮮創意風格"的,不就是身為中堅份子的我們嗎?

語言無心的粗糙容易讓人感到不開心,溫柔善良的言語是生活中的芳香劑.我們明明有許多字眼,正面比反面來得貼切,但生活中卻漸漸失落這樣的用心.(摘錄自蔡穎卿"在愛裡相遇"~"如果我們能好好說話"一文.)

不要說別人,就連艾比自己,在結了婚後,也漸漸的失去了言語的溫文.現在回想起來,才知道為什麼白目及公公說的話,艾比聽了經常"暴怒".因為真的是言語粗魯,表達方式過於直接,不尊重別人說話的權力(聽了幾個字就把人家打斷),以及自大好辯不管對方感受自私的心態.坦言之,這就是有沒有人文氣質及家教的另一種顯現吧?如果我們的上一代不注重說話方式,措辭,溝通的禮節,那麼養出來的我們,就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.同理,如果,我們這一代明明知道這個問題的存在,而不馬上修正自己說話的方式,就是等同於給我們的一下代最不好的身教.

孩子真誠開朗的笑臉,猶如春風拂面.但願大人們也能同樣以溫柔的言語,回報他們的認真傾聽..(摘錄自蔡穎卿"在愛裡相遇"~"如果我們能好好說話"一文.)

讓孩子分辨話好不好聽很重要,正統的語言要先學好,就算不懂,也能分辨出那些旁出的話自己該不該用,或什麼時候才能用.更不要讓孩子養成動不動就批評或謾罵的習慣,如果他對一件事有批評,就請他講出支持他意見的想法.講話是最好的邏輯訓練,但很多孩子講一堆沒頭沒腦的話也不在意,這是因為沒有人好好聽他們說話,也沒有人真心從生活中指導他們該怎麼好好說話.

有了這個省思,但願艾比可以從今起重新建立起好好說話的能力,以培養出可以好好說話及尊重人,可以耐心聆聽人說話的小白目.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天天開心 的頭像
    天天開心

    Abby's 天.天.開.心.

    天天開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